9月28日,市政协围绕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建议落实情况开展跟踪视察。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意义重大。2022年,市政协将“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作为协商议题,组织委员、专家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协商座谈会,将调研成果以政协专报形式报市委市政府领导,为推进我市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建言献策。
长春市南关区文化馆打造了近1000平方米的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民族团结进步展厅和观影厅等元素构成的立体展览馆。视察组实地视察展览馆的民族特色服饰展区、民族团结知识宣传展区、各族群众文化交流体验展区等,观看省级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体验非遗魅力,感受多元化的宣传教育模式。在长春树信服饰有限公司,视察组详细了解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氏满族服饰制作技艺的发展与传承过程,并亲自体验了旗袍盘扣制作,对这项有着百年家族传承历史,承载着丰富民俗、文化和审美价值的传统技艺赞不绝口。
视察组认为,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增进各民族团结,增强社会凝聚力的重要举措。政协委员要结合时代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放大格局,放宽眼界,积极思考,扎实推进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让那些彰显价值与智慧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更好地服务大众,充分展示其强大的人文精神和艺术魅力。
市政协副秘书长王庆军、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张颖参加视察。市民委主任王飞、副主任李梅,南关区政协及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同志陪同视察。
(民宗委办公室提供)